全球疫情“重創”,出口受疫情影響較大。
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擴散至近200個國家和地區,并出現迅速蔓延和爆表態勢。據統計,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9時,確診病例累計達659971例,全球死亡病例達30644例。盡管,中國的疫情正在不斷向好之中,但海外疫情呈現爆發態勢,受此影響,部分外貿型化工企業,尤其是中小外貿出口化工企業出現危機,取消或者暫緩訂單情況一波接一波,國外買方因疫情拒收貨物、拒付貨款的的現象正在上演。
已有100多個國家實施人員和物流限制
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據,全球超80%的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病毒對國民生命健康、經濟、社會帶來的威脅,截至北京時間29日9時,疫情已擴散至200個國家和地區。
目前,美國感染人數已超12萬,意大利超9萬例、西班牙也已達7萬例以上。美國疫情逐漸擴大,已取代歐洲成為疫情新“震中”,非洲部分貧困地區和中東一些國家面臨的挑戰則更為嚴峻。此外,進入秋冬季的南半球國家疫情也在擴散。
現在,全球范圍內一片恐慌,已有100多個國家對人員、航班、列車、船舶實施了管制,數十個國家或地區關閉全部或部分口岸,或大力加強口岸檢疫,部分國家更是全國“封國、封城”。
國際上開始流行一個段子:疫情,上半場中國打,下半場海外各國打。的確是現在危局的真實寫照。
化工外貿出口企業或將日子更難過
從部分化工企業負責人了解到,今年2月份,國內疫情爆發,企業復工復產比較艱難,加之庫存基本沒有,給客戶無貨可發;到了3月份國外疫情突然爆發,客戶單位都停產了,部分訂單被取消,企業是有貨發不出,產品大量積壓,貨款收不到,流動資金出現了危機。3月下旬,企業出口退單潮出現了??蛻敉藛我约把舆t出貨的電子郵件紛至沓來,美國、德國、英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國的訂單都在陸續取消。
據廣東省一位化工企業負責人反映,海外疫情蔓延發展是一個拐點,伴隨著世界大部分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,國際物流出現“腸梗阻”,出貨量急劇減少、大部分國際物流網絡陷入不暢困境。眼下,貿易伙伴國家處于半停工狀態,導致貨到目的港后,清關、轉運的效率大大降低,甚至幾個貿易伙伴已經關門歇業,有的居然失聯了,而自己的公司已經產生滯港費等很多額外費用。
浙江一家中小型醫藥化工的企業負責人說,"我們企業是在2月21日復工的,4月前的訂單已經取消了不少。目前國外疫情沒有跡象緩和?,F在,訂單取消了,所以只能裁員,留下少量員工。我們是目前只能做疫情不嚴重的國家,比如俄羅斯和東南亞?!?/span>
事實上,不僅中小化工企業出口受到疫情影響,山東省一家大型國際貿易公司主要做化肥,與世界各國的化肥貿易商具備長期合作關系。疫情的蔓延使該公司受到沉重打擊,一方面是貨物無法按訂單日期交付,貨款無法回籠;另一方面是不少國外經銷商取消訂單,可能貨款會被拒付,風險加劇。疫情以前是沒法按時供貨,現在是能供貨了但對方又不收。
這家企業負責人說,“我們的海外客戶接貨有一套流程。疫情蔓延導致本來很簡單的出口流程打斷,而每個環節都要我們承擔額外付出更多精力和資金。已經出現的問題是,滯留在港口的貨物要支付各項雜費,并且還面臨被收匯的風險。還有幾個在國外的訂貨會取消,與國際客戶在談的訂單基本取消,已簽訂單的出貨計劃可能要打水漂?!?/span>
分析人士指出,未來,化工出口企業將面臨日子更難過的局面。這次海外國家的疫情短期內不會結束,少則半年,多則一年到兩年,這些國家沒有像中國一樣的強制力機制。而疫苗及治療藥物需要至少一年時間研發出來,疫情控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,化工行業產業鏈、供應鏈上下游就出現堵點和卡點,反過來影響國內外貿企業的生存。
美國、歐盟、日本是全球經濟體的核心,也是世界需求鏈的中樞。美國財政姆努欽近日警告,美國失業潮很快來臨,失業率會從目前的3%上升到20%??梢灶A測,疫情導致的全球‘癱瘓’,全球企業倒閉潮將隨之到來,中國的化工出口企業也將因此受到拖累。
6年前,牛津大學全球化與發展學教授伊恩·戈爾?。↖an Goldin)預測,下一次經濟崩潰將由全球大流行病引起。不想,一語成箴,他接受英國BBC采訪分析了目前肺炎疫情引發全球危機的深層次原因。他指出,新冠病毒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等同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。
一家化工廠負責人表示,國外訂單取消減少,而“廣交會”也已經延期,我們要做好未來5~10個月沒訂單的心里準備,做好最壞的打算,一切為活下去做準備。
3月23日,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。對于今年第127屆春季廣交會是否會如期舉行,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明確表示,考慮到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,特別是境外輸入風險較高,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。接下來,廣東會綜合評估疫情的形勢,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建議。
一位律師建議,一是,外貿企業應與供應商和物流企業等確定發貨時間及貨運運營情況,排查供應鏈及物流風險。二是,盡快梳理訂單,對于可能會遲延履行的訂單,應當與海外客戶積極溝通,說明相關情況,爭取通過書面形式(郵件、補充協議、重簽合同等)延長交貨期;三是,對于受疫情影響確定無法履約的訂單,建議及時與客戶協商一致解除合同,必要時取得相關機構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,降低后期被買家索賠的風險。
此外,專家還建議,訂單取消,分為即期取消及延期取消兩種風險。即期取消主要涉季節性訂單及存貨模式訂單,因無法實現存倉銷售而臨時性砍單。延期取消主要指受產能復工飽和度影響,四月底前仍無法完成季節性的大貨訂單,面臨滯后的訂單取消風險,特別是原春季發貨旺季企業。交期延誤風險,要警惕買方因交期延后,回溯后期本由下游銷售不暢所導致的風險,轉嫁致使推諉不愉快發生。
企業還可以尋求金融支持,因國外疫情時長未知,新增授信審批需一定時日,為有效補充可能現金流缺口,建議及早對接銀行臨時性政策資源,儲藏部分非必需的授信資源,以備后患。
近期,國家商務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發出警示,企業需應對海外訂單積壓及延期、物流不暢成本陡升、供應鏈不通暢等系列問題,最終可能導致收匯風險。
據悉,在3月中旬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,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,針對外貿企業面臨的取消訂單、拒收拒付風險,急需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。